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 刘浩)2月27日,企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根据举报线索,复工对苏州金力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销售劣质口罩和假冒注册商标的遭遇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查明其累计销售涉嫌假冒伪劣的假劣假劣3大类16种口罩17.3万只,涉案合同金额约132万元。口罩口罩
2月初,上海涉嫌上海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因复工后疫情防控需要,查获以合同价132万元从苏州金力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采购23万只口罩,销售实际收到口罩17.3万只,企业其中5.8万只口罩已下发员工,复工剩余11.5万只暂存在公司。遭遇根据合同,假劣假劣该公司已实际支付了货款102万元,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批口罩存在质量问题,上海涉嫌遂向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举报。查获
执法人员检查涉案口罩。
执法人员查获的假口罩。
执法人员查获的假口罩。
2月27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接举报后,当即赴该公司对有关情况开展核查,并对库存约11.5万只共计16个品种的口罩抽样送检。执法人员现场通过调取进销合同,显示该批口罩系金力丰公司从个体户、东北人崔某由吉林省珲春市发货购入,再由金力丰公司转销给该公司。
现查明,上述库存口罩共计16个品种,货值金额约66万元。其中,4种标称“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的一次性口罩,共计约1500只,初步认定系假冒商标的产品,涉嫌存在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9种无标识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共计约10万只,货值金额约36万元)、3种标称N95的口罩(共计约1.6万只,货值金额约32万元),初步认定存在产品质量问题,涉嫌存在销售劣质产品的违法行为。
据悉,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对金力丰公司涉嫌销售劣质口罩和假冒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根据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要求,从重从严尽快查处,并将有关线索移送公安,同时,就个体户崔某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口罩的违法行为作进一步调查核实。
责任编辑:24Copyright © 2002-2017 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 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邮箱:admin@aa.com
友情链接:
银行强制搭售保险产品等行为仍存在 6家银行支行被点名
小餐桌彰显大文明 广西桂林开展文明餐桌行动
加油站强制推销汽油复合剂 中石油资阳公司被约谈
开展线上生鲜平台消费评价 上海市消保委助力在线新经济发展
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两起典型案例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新规:商品促销要标明折价减价基准
湖北:“双线发力”推进年报公示
停产不停管!哈尔滨启动停产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检查
停产不停管!哈尔滨启动停产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检查
电风扇暗藏伤人风险 部分产品未考虑保护儿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辽河源头村民用口琴吹奏起《一条大河》
山东公布4起食品药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
山西89家珠宝实体店实行七日无理由退货
银保监会:消费者将在车险综合改革中受益
银行强制搭售保险产品等行为仍存在 6家银行支行被点名
快递公司与快递员签交通事故分责协议 法院判决对外不具效力
“2020上海特色伴手礼”亮相进博会
消费促进月开启 消费者能享受哪些政策优惠?
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两起典型案例
田世宏出席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
上海消保委发布比试结果:竹纤维餐具并不比普通密胺餐具更安全
多地发倡议: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
“坐地起价” 一日游痼疾再现大连
吉林省消协约谈汽车和地产商 督促落实主体责任
湖北:“双线发力”推进年报公示
广西南宁出台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办法 让不良商家无处“遮羞”
智慧监管便利百姓生活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创新互联网+市场监管
大连两家问题加油站被责令限期整改
落实“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不打烊”
深圳市消委会:无需对香港奶粉检测结果恐慌
放下锄头,却拨动命运的琴弦
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绿色直播间”创建行动
市场监管为聚餐经营“定向把关” 大连恢复群体性聚餐经营活动见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守在家门口的打工生活
规范家装服务 江苏昆山发布室内装饰施工合同范本
当心补充协议架空合同 消协披露购房合同猫腻
长三角联动执法 三省一市将协同查处跨省重大网络案件
山东召开2020年第二次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
小餐桌彰显大文明 广西桂林开展文明餐桌行动
天津开展防爆电气产品CCC认证线上培训
“2020上海特色伴手礼”亮相进博会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发现:木筷子更容易发霉 用沸水烫并不能消毒
想找对象的看过来 深圳消委会发布婚恋机构评价排行榜
业委会动用公共收益未公示被诉 法院一审认定业主享有知情权
罚没款2亿余元!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今年查处传销类案件8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保定油条哥:保鲜生活的好味道
天津市消协每月发布“消费警示” 曝光典型侵权投诉
黑龙江鸡西:紧急排查处置厄瓜多尔涉事冻虾
广西南宁出台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办法 让不良商家无处“遮羞”
系列报道:这些合同烦心事,《民法典》给你支招